自律的人与不自律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自律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有明确的计划并严格的去执行计划里的每一项任务。而不自律的人没有明确的计划,做事总是懒懒散散没有目的。
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在某一个领域能有所成就。那么父母就应该教会孩子懂得自律,只有懂得严于律己,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比别人优秀。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父母要对孩子做以下几点:
一、权衡得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自律的人生,可以像开了挂一样,但实际上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自律,意味着必须有取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好好玩游戏,作业就得放在一边,想好好做作业,游戏就得远离。要求孩子必须有取舍,务必以学习为先,只有作业做得漂漂亮亮才能玩这是前提原则。否则,没得玩。两者相利取其重,任何时候学习一马当先,其他的都要为学习服务。法布尔认为“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二、趁热打铁,鼓励孩子的自律行为
孩子的自律行为,除了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来自于学校、社会、老师、同学。
当孩子从学校回到家将鞋子摆放整整齐齐,自己的卧室被子叠的方方正正,书房东西摆放得井然有序。做父母的要为孩子点赞。要知道,这些行为做一次容易,难的是一直做下去。通过父母的表扬,强化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这样做是好习惯,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下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积极向往需要及时巩固,对良好行为习惯的接纳和实施在情感上需要进一步强化,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避免一些消极行为习惯的产生和积极行为消减。孩子细微的进步,父母都要抓住良机称赞孩子,孩子心中阳光,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理解,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多称赞孩子的优点,孩子也会学着欣赏伙伴的优点,从而融洽与伙伴的关系。
三、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给孩子做心里设定
家长要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当孩子想做某件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玩游戏时,家长不需要一味的完全禁止,这容易让孩子起逆反心理,还很可能想方设法用其它方式去实现,所以比起禁止,家长跟孩子约法三章起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家长可以孩子做好约定,在约定时间内(或者约定次数,比如游戏的盘数)孩子可以好好玩,家长不要打扰,但时间一到,孩子就必须自觉停止。
四、榜样示范,影响孩子的自律行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
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也是孩子的监护人,自己首先要洁身自好,自律、自尊,生活井井有条。孩子自然心领神会,一言一行会效仿父母。“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父母对孩子做什么”更重要。正如谷口雅春所说“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 没有任何“言教”能胜过“身教”,自律尤其如此!
“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父母要想孩子懂得自律自己要做好榜样示范。给孩子制定规矩自己时,也要给自己制定规则并严格遵守。家长们可以使用优力优磁性自律表跟孩子一起,把每天要完成的事项或者要遵守的规定一一列在自律表上跟孩子一起执行。并将磁性自律表张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让孩子与我们父母互相监督对方。
上一篇: 持续双11辉煌,力创双12新高!
下一篇: 教孩子自律,父母要运用恰当的惩罚措施!